新闻报道
刘云松荣获“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师”称号
2017年6月29日,一年一度的“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颁奖晚会”上,我院修复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刘云松凭借在服务患者、教学育人、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突出成绩获此殊荣。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为他颁奖。
刘云松,38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擅长牙齿美容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等。2009-201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公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医学院学习深造两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口腔修复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2项国家级、4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目前已发表中英文临床、科研论著20余篇,获国家专利1项。在口腔领域多个学会任职常委、委员。
刘云松:积跬步 至千里 积小流 成江海
热情、直接,说话简练干脆,这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刘云松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中,刘云松提到最多的,是“沟通”二字。
仁心仁术 医患同心
刘云松说,老年人和特殊群体,是口腔医治的“困难户”。十年前,刘云松曾遇到过一位特殊的患者,那是一位孤寡耄耋老人,老人的口腔条件差,镶牙本就困难,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困难。
由于老人没有家属陪同,且听力情况不好,交流起来十分困难。但刘云松总是以“高八度”的声音与老人交流镶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细节问题。考虑到老人的经济状况,刘云松主动找科主任申请,帮老人减免了不少费用。得益于刘云松的“细致”,治疗过程十分顺利,复查时,老人说:“刘大夫,你帮我镶的这副牙很好,但是我要跟你说再见了,这可能是我们见的最后一面了”。老人由衷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刘云松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生老病死的无奈。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作为两项国家级课题、四项省部级课题的负责人,刘云松对科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做科研要有严谨治学、吃苦耐劳的态度。他总是在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无数试验来证明科研的可行性。从写标书申请国家基金,进而查文献、做实验、参加会议交流,就这样一步步进行下去。
刘云松更倾向把科研成果进行临床转化。他骄傲地说:“许多临床新技术、新疗法、新药,都是我们通过科研得来的!”多年来,刘云松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技术和骨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领域的转化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七篇发表在相关学科排名领先的国际杂志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曾五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特邀发言或大会发言,并以执行主席身份参与国际会议举办;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获得十余个研究奖项。
他愿意与国内外同仁进行深入交流,更愿意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一起分享,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他说,科研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水静流深 不断前行
刘云松的学生们谈起他们口中的“刘老师”,都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他们说,刘老师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但是一贯低调,不张扬,默默做事。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受患者喜爱的好医生。如今,刘云松担任多项社会职务,从多个层面为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还积极投身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公益事业,为口腔医学的繁荣倾尽全力。
提及未来的职业憧憬和规划,刘云松说:“我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小草的足歩虽小,但它却拥有脚下的土地。如同我现在的状态,每天忙碌在临床、教学、科研中,虽然步伐不大但是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只要每天积累,日有所长,就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转自《医学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