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OA系统 邮箱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我院秦满教授团队成员发表超小细菌定植于人类口腔研究成果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教授秦满研究团队成员田靖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IF=11.205)发表了题为《精氨酸脱亚胺酶系统的获得有利于寄生菌Saccharibacteria及其宿主细菌在人类口腔中生存》的论著(Acquisition of the arginine deiminase system benefits epiparasitic Saccharibacteria and their host bacteria in a mammalian niche environment)。PNAS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1914年创刊至今为百年经典期刊,广泛涵盖生物、物理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学研究,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刊物之一。

田靖医生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人才培养项目资助下完成了研究工作,也是与哈佛大学福赛斯研究院微生物实验室Dr. Xuesong He合作的成果。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Saccharibacteria在口腔中到底扮演有益菌还是有害菌角色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Saccharibacteria (TM7)是目前候选门级辐射类群(CPR)中能同时在自然界和人体都检出的三个菌门之一。由于独特的生物学特性,CPR细菌纯培养十分困难,属于口腔中的“微生物暗物质”,其在口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亟待研究。研究发现,环境来源的Saccharibacteria在进化并定植于人类口腔过程中获得了精氨酸脱亚胺酶系统,并借助这一系统代谢口腔中的精氨酸,为自身提供能量(ATP)、并保护自身和其宿主细菌抵抗口腔中酸性环境。

我院儿童口腔科秦满教授团队聚焦这一微生物系统进化研究热点,与哈佛大学福赛斯研究院的微生物实验室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探索Saccharibacteria进化并定植到人类口腔过程中的机制以及在人类口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人类口腔中第一株成功分离并纯培养的Saccharibacteria菌株TM7x及其宿主细菌溶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 XH001)作为模型系统,从生理层面研究了TM7从自然界定植到人体过程中,通过趋同进化获得的精氨酸脱亚胺酶系统(ADS)对其自身以及宿主细菌在口腔中生存的益处;为CPR的研究从基因层面进展到基于假说的生理研究层面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我院儿童口腔科秦满教授团队致力于人类口腔微生物特别是儿童龋病相关微生物研究、口腔表现遗传性疾病诊治和发病机理研究以及活髓保存与牙髓再生研究;并开始聚焦口腔内超小细菌系统进化研究热点。






图1.jpg

  精氨酸脱亚胺酶系统(ADS)在Saccharibacteria菌门中的分布(包括哺乳动物体内和自然环境中),以及TM7x编码的ADS通路生理功能特征。

课题组合影.JPG

课题组合影

右侧第四位:田靖(本论文第一作者)

 

 

秦满.jpeg

秦满

 

秦满,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儿童口腔科主任。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研北京市科委项目1项,院内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1项,首都医学发展研究基金项目2项和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2项。2021年获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教金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9/2/e21149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