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OA系统 邮箱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北大口腔许天民教授团队获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项揭晓。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许天民教授团队的“生理性支抗控制理论的提出及矫治系统的研发与推广”项目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项目完成人有许天民、韩冰、林久祥、姜若萍、陈贵、陈斯、苏红、陈贤明等。

 

1.jpg

许天民教授

 

该项目针对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关键的磨牙支抗丢失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面形较突,正畸通常需要拔牙,而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抗磨牙前移(支抗丢失),面形改善不理想的情况。此项研究源于许天民教授课题组在1997年引进美国MBT直丝弓技术时开展的一项历时十多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经研究发现真正影响支抗效果的不是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也就是传统观念中的机械力),而是与患者生理特点相关的因素。因此,许天民教授团队在国际正畸界首次提出了生理性支抗控制理论,该理论完善了正畸支抗理论体系,弥补了经典机械性支抗理论的不足

为了解决生理性支抗丢失这一难题,许天民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理性支抗控制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和矫治体系。在硬件上,发明了:XBT交叉颊面管(获中国发明专利),在矫治的最初阶段就能为支抗磨牙提供后倾力,防止生理性支抗丢失;MLF多水平低摩擦托槽(获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可以减小生理性牙齿移动的阻力;舌力介导器(获中国发明专利),利用舌肌生理性力量进行磨牙垂直向控制。在理论创新上,将磨牙的动态生长发育变化有机融合到正畸矫治过程,提出了四维正畸理念,出版《四维正畸学许天民2020观点》围绕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申请获得国内专利6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中英文论文173篇,在 2015年受Springer出版社邀请撰写英文专著Physiologic Anchorage Control,于2017年正式出版。

2012年开始,许天民教授团队开始对项目成果进行转化,委托项目转化单位杭州某公司生产并改进全新的生理性支抗Spee弓矫治器。截至2019年,累计已出售全套矫治器4.2万套,应用单位遍及国内24个省区市的49个公立医疗机构和1092家民营口腔机构,新型矫治器同时远销到东南亚和欧洲,项目转化成果惠及数万患者。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得到了国际顶级正畸临床研究专家Sheldon Baumrind教授和Lylse Johnston教授的高度肯定。许天民教授也6次被国际口腔正畸界影响力最大的美国正畸学会年会邀请大会发言,并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北卡罗来纳、太平洋大学应邀演讲;在北京举办国际学习班2期,首次实现了中国口腔正畸技术的输出。

   口颌系统十分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巨大,只有遵循患者口腔固有的规律,顺势而为,才能让正畸变得高效和健康。许天民教授项目团队将继续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深入探寻影响牙齿移动的生理性因素,为更好实现患者牙齿健康和美观的目标而努力。

2_副本.jpg

许天民教授团队

  

 

中华医学科技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中华医学会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设立的科技奖,是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通过批准的全国首批社会力量设立的26个奖项之一。旨在奖励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对提高中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广和普及先进医学科学技术,激励科技人员攀登科技高峰将起促进作用。

2021年3月10日,中华医学会根据《中华医学科技奖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对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93项拟授奖项目(人)进行审议确认,中华医学会决定授予80个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8项。(https://www.cma.org.cn/art/2021/3/10/art_38_37181.html

据悉,获得本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的口腔类别项目仅有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