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谢秋菲教授连续六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0年5月7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谢秋菲教授自2014年开始,连续六年入选该榜单。
入选“高被引学者”,体现了该研究者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该学科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也意味着研究者在其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本次入选牙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学者共17名。
“高被引学者” 牙医学领域 谢秋菲教授
谢秋菲,口腔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口颌功能诊疗研究中心负责人,长期从事口腔生理、学、口腔修复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咬合相关的慢性咀嚼肌疼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口面痛感觉功能定量临床研究、基于数字化功能面修复和垫技术开发。曾获北京大学仲外医学基金奖教金、北京大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名师、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次)、北京大学医学部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医学部“良师益友”提名奖、北京大学医学部“女教职工之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
谢秋菲教授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一直秉持着基础研究要与临床问题密切结合的理念,在口颌面疼痛领域开展了长达十余年的系统全面的积累和探索。
疼痛医学是医学领域相关学科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口颌面疼痛的治疗更是疼痛领域的难题。多年来,谢秋菲教授课题组在Pain,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Pain,European Journal of Pai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由其负责的“临床口腔生理研究室”荣获北京大学先进实验室称号。
谢教授多年来持续关注口颌面疼痛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并以临床研究结果为导向,通过动物实验的疼痛机制研究佐证支持,形成了连续深入的转化医学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谢秋菲教授课题组建立了接近临床实际情况、稳定可靠的慢性疼痛动物模型,得到学界广泛认可;提出了病理性咬合因素不但导致口颌面疼痛,而且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性改变;深入研究了咬合相关疼痛从外周三叉神经系统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系列机制;明确了此类口颌面疼痛患者神经系统的系列病理变化;探索了高级中枢海马记忆和ACC可塑性对口颌面疼痛的影响;细化了咬合相关口颌面疼痛的治疗程序,如:早期诊断病理性咬合问题、早期干预降低疼痛慢性化风险,通过咬合治疗缓解难以治愈的慢性口颌面疼痛。
谢秋菲教授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从2014年起,谢秋菲教授已是第六次获得“高被引学者”殊荣,这代表了国际疼痛研究领域对谢教授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
谢秋菲教授团队
【背景链接】:
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以Scopus数据库(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文摘引文索引库)作为统计来源。 Scopus数据库是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摘要引文数据库,收录了全球5,000多家出版商的超过24,000种期刊(其中中国大陆期刊超过730本),980多万篇学术会议论文,22万本书以及全球5大专利机构4400万条专利信息。覆盖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