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修复科周永胜教授团队在《生物活性材料》发表骨再生创新研究成果
2022年3月30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周永胜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PCK2-糖酵解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外基质硬度促进骨再生》的论著(The PCK2-glycolysis axis assists three-dimensional-stiffness maintaining stem cell osteogenesis)。
课题组前期工作表明,PCK2可以通过细胞自噬相关通路促进骨再生;靶向PCK2能够治疗增龄性和雌激素缺乏性骨质疏松(Stem Cells, 2019等)。本研究进一步聚焦PCK2在三维微环境中对骨再生的调控作用,体外构建了不同硬度的细胞外基质,更接近地模拟骨质疏松骨和正常骨的骨小梁硬度变化趋势,揭示了不同硬度细胞外基质中,糖代谢关键酶PCK2通过调控糖酵解信号通路,从而促进骨再生的新机制。本研究将细胞代谢和周围环境的力学特征耦联起来,为认知细胞微环境的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促进骨质疏松条件下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将为再生医学支架材料活性功能设计提供重要启示。
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完成,修复科博士后李峥为第一作者,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周永胜,修复科副研究员张萍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DOI:10.1016/j.bioactmat.2022.03.036
主要完成人简介:
周永胜,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口腔修复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中华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人物,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党委委员/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学专委会前任主委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口腔颌面部组织再生、数字化修复及转化应用,尤其在干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和口腔颌面及牙齿缺损缺失数字修复技术转化创新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4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4项。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带头人;研究生精品课程负责人;获省部级教育成果奖3项(含一等奖);系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名师;主编、参编教材、专著(含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等)近20部。
张萍,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多项院校级课题,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在PNAS、Bioactive Materials、EMBO Reports等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本科生教材1部。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口腔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口腔生物医学青年研究三等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工程。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会青年委员,任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等SCI期刊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及专长:干细胞生物学及骨再生;骨组织相关干细胞的鉴定、谱系分化及体外培养技术;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