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OA系统 邮箱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学科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学科动态

北大口腔谢秋菲、曹烨团队发现慢性口颌面疼痛下行调制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和口颌功能诊疗中心谢秋菲、曹烨课题组,在国际著名神经科学期刊《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题为《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团神经元活动变化参与了实验性咬合干扰诱发的口颌面痛敏形成》(Neuronal activities in the 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associated with 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induced orofacial hyperalges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入阐释了下行调制系统的中继站——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团(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在慢性口颌面疼痛不同阶段和不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并发现了该核团ON-OFF-神经元在口颌面疼痛由急性向慢性转化中的动态作用,是目前慢性口颌面疼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临床慢性口颌面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慢性口颌面疼痛是口腔临床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尽管给予对症治疗或消除了潜在的致病因素,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终生遭受慢性口颌面疼痛的折磨。阻断口颌面疼痛发展为慢性疼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口颌面疼痛急性向慢性转化的机制尚不清楚。

谢秋菲、曹烨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口颌面疼痛机制的研究,通过模拟临床上咬合改变引起慢性疼痛的现象建立了咬合干扰致慢性口颌面痛敏大鼠模型。基于该模型,进一步通过早期和晚期去除咬合干扰,分别模拟了口颌面痛敏逆转和维持的两种不同转归。通过在体电生理记录、脑区给药、动物行为学测试等,发现在咬合干扰6天以内,RVM处于下行易化和下行抑制平衡状态;咬合干扰8天左右,RVM下行易化占主导;咬合干扰14天左右,RVM下行抑制占主导。同时研究还证实,下行抑制占主导参与早期去除咬合干扰后的痛敏逆转,RVM下行易化占主导参与晚期去除咬合干扰后的痛敏维持。研究表明,咬合干扰相关的口颌面疼痛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转归受到RVM的下行易化和下行抑制的适应性变化的影响,该研究也提示了对咬合干扰这一临床问题的早期干预治疗的必要性。

课题组博士后莫思怡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修复科教授谢秋菲,修复科主任医师曹烨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Figure 9_副本.jpg


 作者_副本.png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0008-2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