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
口腔修复科简介
一、科室基本情况
口腔修复科历史悠久,这里先后诞生了钟之琦、毛燮均、王洁泉、朱希涛、王毓英等中国口腔医学界泰斗。该学科是国务院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之一,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口腔修复科以优异的成绩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其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口腔修复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成果。在医师中,超过80%具有博士学位,一半以上曾赴欧、美、日留学进修一年以上,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级人才10余名;拥有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口腔修复学教研室有多人就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修复学专委会、口腔美学专委会、口腔医学计算机专委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另有多名医师在国际、亚洲、全国性和北京市学术组织中承担委员及以上职务。有多名医师担任国际、国内学术杂志编委,有多名医师担任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主编或副主编,有多名医师担任北京市及以上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口腔修复科采用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均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多种全瓷修复、贵金属烤瓷、改良he型全口义齿、数字化修复技术(CAD/CAM)、纯钛义齿、精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种植义齿等均在我科率先开展,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口腔修复科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诚心为国内外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为患者恢复健康的口腔和自信的笑容。
二、人员组成
科主任:周永胜
副主任:佟岱 潘韶霞 张磊 刘云松
医生:41名
护士:36名
教辅人员:2名
三、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医疗楼2层
四、学科及专业特色
1.全瓷美学修复
利用氧化锆、玻璃陶瓷等当代最新全瓷材料修复缺损牙和缺失牙,既可获得与天然牙相似的无金属结构和美学特性,也可获得最佳的组织相容性效果,同时无金属修复也代表了未来口腔修复的趋势。
2.微创美学修复
利用全瓷贴面、全瓷粘接桥等技术,以最小的磨牙量对符合适应证的缺损牙和缺失牙进行美学修复,既符合生物学原则,又能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
3.种植修复
随着种植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种植手术日趋简化、微创,“以修复为导向”已成为当代口腔种植的核心理念,种植修复更关键的是获得能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具有良好美学效果的修复体。以擅长制定综合修复方案、美学修复及咬合调整为特点的种植修复技术是口腔修复科的优势。
4.数字化口腔修复
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开展固定修复、美学修复、可摘义齿修复、颌面缺损修复等,既可逼真模仿天然牙体组织的特性,又可避免传统技术的不足,成为未来数字化医疗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5.全口缺失牙的综合修复方案
对于全口缺失牙患者,可依据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口腔软硬组织条件、修复的复杂程度、患者经济条件等情况,综合制定基于种植技术、改良he型和传统技术的适宜于患者的修复方案。
6.基于功能性颌位转移的咬合重建技术
对于咬合关系缺失或紊乱的患者,通过功能性颌位转移真实模拟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可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进行精细的重建和调整,使修复体与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个性化下颌运动和咬合特征相适应,使患者能更快适应修复体,实现良好的修复效果。
7.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应用多种类型的附着体开展各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可为患者保留及利用残根残冠,为提高义齿功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8.多学科合作的修复模式
修复科通过与牙体、牙周、正畸、口腔颌面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共同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修复解决方案,为疑难修复患者提供最佳的修复诊疗服务。
五、重大研究成果和特色研究方向
口腔修复科重大研究方向均受到国家级、省部级、校院级科研基金资助,获得了一批优秀的成果和重要进展,形成了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方向。
1.先天无牙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奖)
2.口腔骨再生及骨组织工程(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3.牙科材料(包括牙本质粘接剂、陶瓷材料等)的研究
4.生物材料及界面研究
5.数字化口腔修复学研究
6.口腔生理、he学、口颌面痛研究
7.口腔美学研究
8.口腔种植相关研究
9.其他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
联系电话:82195384